今天
我们迎来了第39个教师节
参加工作后
我们和“师傅”学习业务知识
和“师傅”一起攻关技术难题
和“师傅”一起传承匠心精神
和“师傅”一起为
48所快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
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
48所科研一线的“师徒情”
感受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
半导体装备研究部
师傅:陈国钦(右) 徒弟:李彦斌(左)
我的技术导师是半导体领域优秀青年技术专家。与师傅的第一次见面,是在外延产品线项目讨论会议上,那时他出差刚回到单位,便马不停蹄地与组内同事分享经验体会。师傅常说:“人生最大的意义在于理想,在于奋斗,更在于不懈地与风险挑战斗争。”他在工作上的细致勤恳深深地影响了我,也使我更加坚定了“芯有所属,装备报国”的理想。教师节来临之际,我想对他说:“师傅,辛苦您了。”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会更加努力地向各位前辈们学习,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半导体装备结构设计工程师。
师傅:樊坤(右) 徒弟:晏雅媚(左)
在我入所一年的工作经历中,师傅常说的、也是让我最受用的一句话是:“我们做结构设计,一方面可以从现有样机结构去分析,一方面也要了解工艺原理,从理论推导结构的设计。”在和师父一同参与项目时,他总是耐心教导我结构设计的方方面面,从设计原理到机械制图规范、到物资选型以及现场装配等等。在师傅身上,我看到了一名优秀结构工程师的必要素质:做事严谨,理论基础扎实,处变不惊,解决问题迅速。一直以来,我也不断向师傅看齐,他认真工作的身影就是我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标,借此教师节,真诚地向师傅道一句:感谢您,师傅!
师傅:叶文龙(左) 徒弟:黄瑾(右)
“一名优秀的结构工程师,要时刻保持严谨、注重细节”,这是师傅常对我说的一句话。刚接触结构工程领域,我常常对复杂的技术细节和工程流程感到困惑。记得有一次,遇到一项设备关键结构的优化问题,经过多次尝试,我仍然束手无策,感到沮丧的我向师傅请教,希望得到解决方案。师傅没有直接给我答案,而是引导我思考问题的根源,培养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在他的悉心指导下,我仔细分析设备结构原理,最终按时完成了任务。师傅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舞,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,更好地为结构工程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传感器与系统研究部
师傅:曾庆平(左) 徒弟:李翔(右)
“细节决定成败,想想还有没有别的问题”,师傅的谆谆教导时常在耳边响起。很有幸能够跟随师傅参与到所重点研发项目中,在面临时间紧、难度大、硬件缺等一系列挑战时,师傅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让我深切感受到“成败的关键在工艺、在细节”。经过数月的攻关,师傅带领团队成功攻克了关键技术难题。这次宝贵的项目经历,让我开始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践行师傅的教诲,自身的专业技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,现在的我已经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承担一些项目工作,未来,我将不断学习提升,努力为所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师傅:周国方(左) 徒弟:余浪(右)
“要有长远职业规划,并为之不断努力”,师傅的教诲一直鞭策我不断进步,指引着我的职业方向。面对某关键装备紧急研制任务,师傅带着我从原理出发,深入分析该装备的工作机理,详细制定了一系列工艺试验。在时间紧、任务重、工艺条件欠缺的情况下,师傅带着我连续作战,确保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,成功解决了膜层均匀性和粗糙度等一系列技术难题,顺利完成了研制任务。师傅丰富的工作经验,以及面对技术难题时的魄力和毅力,都在科研生产过程中给予了我强有力的指导,让我受益匪浅。
烁科热工公司
师傅:张滔(左) 徒弟:谢威(右)
师傅的科研水平高,项目经验丰富,为人随和,待人真诚。刚进入公司,师傅便带我熟悉项目,第一件事就是让我做技术方案,我当时很浮躁、也很迷茫,因为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。师傅第一时间看出了我的困惑,对我说道:“要了解我们这行,你就得边做项目、边摸索、边学习,急不得。”为了帮助我快速成长,他给了我很多资料,并从如何做技术方案、从哪个方向开始设计、如何选择设备尺寸等多方面系统性地指导我。我按照师傅的指点,加强对薄弱的知识点学习,在很多项目中很快上手。在未来的工作中,我将铭记师傅的教诲,脚踏实地,努力担当。
师傅:肖路(左) 徒弟:董友信(右)
不管是酷暑炎炎的夏日,还是寒风凛冽的冬日,我的师傅总是待在项目现场,戴着安全帽,提着电脑给各个设备调试。我入职后,师傅在项目现场教了我足足两个月,通过他亲自演示布线、仪器仪表操作、程序步序、界面优化等操作,我反复进行实操训练,很快在电气调试这个新岗位上手,并渐渐能够独立解决很多问题。每每遇到比较棘手问题的时候,我会第一时间向师傅请教,他总是叮嘱我“不要着急”,然后一步步教我解决问题的办法。有师如此,是我之幸。我将在师傅的带领下,多学习知识、多熟悉设备,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“调试工程师”。
北京烁科中科信公司
师傅:林萍(右) 徒弟:尹进峰(左)
师傅常对我说:“在探索中不断验证,在实践中持续完善。”为了解决大束流机台晶圆电荷值多次超过阈值的问题,师傅带领我与其他技术组积极探讨其原因,通过不断测试排查,发现问题的源头在于设备的六相电源。为及时解决问题,师傅带领我将可行的方法一次次在厂内设备上进行测试,最终使得电源得以改进,且在客户端机台通过了测试验证。探索验证的过程,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,我不仅熟悉了离子注入设备,提升了工作技能,还积累了实战经验。
红太阳新能源公司
师傅:周林利(左) 徒弟:高星(右)
时光匆匆,一转眼,我已入职公司半年有余。记得刚来的时候,自己懵懂忐忑,是师傅不厌其烦的指导、真诚耐心的鼓励,让我渐渐树立信心,在工作岗位上渐入佳境。初入扩散工序时,我对扩散操作工作一无所知,是师傅将自己工作多年积攒的经验倾囊相授,鼓励我独立思考、独立判断、发现新问题、总结各类机台异常处理;带我测试方阻、上下料,提醒我看机的注意事项。在她的引领下,我的岗位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了大幅提升,快速适应了扩散工序的工作节奏,在工序创建出了一片自己的小天地。
师傅:陈龙(右) 徒弟:刘思宇(左)
刚接触串焊机时,师傅嘱咐我说的一句话是:“出了问题,先暂停,一切以安全第一。”刚开始听到报警时,我总是有点慌,师傅告诉我说:“出了问题不要慌,先把机器暂停,暂停之后再排查,不要开着机器排查问题,造成公司损失是一方面,自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,只要人和机器都好,产线才会顺畅。”在师傅的教导帮助下,现在的我也逐渐成长为了一名“师傅”,可以独自解决一系列的难题,感谢师傅在工作和生活中对我的照顾,我将继续努力成长,为公司产线工作贡献力量。
红太阳光电公司
师傅:何亚军(左) 徒弟:文柯(右)
在产线开线调试过程中,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,对于第一次接触工艺调试的我来说,快速积累正确处理工艺问题的调试经验是最急需的。师傅总是会耐心为我讲解设备的工作原理,让我反复动手实操,他总是教导我,“调试工艺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,不要碰到问题就等着别人来教,要敢于试错,试对了,经验就是你自己的了。”师傅的谆谆教诲在我心中生根发芽,让我能在面对问题时迎难而上,逐渐积累了丰厚的调试经验。